(三)管辖规则的适应与创新
越来越多的专门法院的出现,对传统的管辖规则提出了挑战,传统的管辖规则在充分保障当事人诉权的基础上造成了大量管辖重叠的案件。但是要加快案件审理的速度,制定更为精细,可选择性更小的管辖规则成为未来审理工作的需要。专门法院的管辖权不应扩大化,应根据案件审理的便利性指定管辖规则,杭州互联网法院即是一个明显的例子,杭州互联网法院仅受理六类案件,这样不仅能够使审判资源集约利用,而且更能让审理互联网领域案件更快形成较为完善的诉讼规则与审理经验。值得注意的是,专门法院审判效率的提高可能会带来更多的协议管辖案件,这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有极高的边际效益。专业法院审理相关案件,效率更高、专业性更强,就会导致越来越多的纠纷协议专门法院管辖,这样减少了民商事主体的解纷成本,更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在线法院的管辖权也不应该扩大化,在线法院应具有专门法院专门管辖的特征,在线法院与传统物理法院并非一一对应,因此不应适用传统物理法院的管辖规则。在线法院可以确定管辖的地域范围,但更为重要的是管辖的案件类型,例如小额借债纠纷、不涉及抚养权的离婚纠纷、金融借款合同纠纷等等。或者根据是否能够关联被告电子送达地址来确定在线法院案件受理的范围。在线法院受理案件应是通过互联网信息技术手段可以快速执行的案件,如不能实现快速执行,在线法院便无法体现相较于传统物理法院快速处理纠纷的优势,司法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四)电子送达革命与快速执行
在司法实践中,不得不提的就是送达难、执行难问题,送达难、执行难本质上并非法院系统的问题,而是整个社会治理体系的困难。如果要让互联网法院、在线法院良好运行,除了“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更为重要的是身份、财产等信息的联网带来的送达革命和执行革命。这是未来法院发展的“道器之辨”,技术手段可以达到的效率的提高,但是阻碍效率的并非技术应用的滞后,而是一些显而易见的制度困难和理论困境。
送达方面,我国移动通讯已经做到了实名制,与之对应的是qq、微信的实名制。淘宝等购物平台上累计了数以亿计的购物信息,涉诉人的实际住址及通讯号码的掌握并非难事。但是为防止诉权滥用及公民隐私保护,将这些信息查询权限授权给全国三千多家法院毕竟风险太大。但在全国层面统一来分发受送达人信息却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对于立案受理的案件,关联了当事人身份证号码或者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后,由最高院当事人信息平台将受送达人的通讯地址、移动电话、电子送达地址等数据分发到案件系统,便于在线诉讼平台的送达工作,可以极大提高送达的效率。
未来社会会建立更为广泛的财产联网,不仅仅局限于房产、车辆、存款、股票、国债等,更多的财产权利可以被查询追踪。如果在线法院审理小额纠纷无法快速执行,也并不能起到化解纠纷的目的。广泛的财产联网让采取在线审理模式的案件得到快速执行,能够切实提升司法效果。目前实现广泛的财产联网有许多困难,但更多的是制度性的困难,并非不可逾越的鸿沟。人民法院对财产数据的需求高于任何一国家机关及部门,人民法院涉及到的执行内容种类繁多,需要掌握各类财产数据,在实现广泛的财产联网后,及时将财产数据为人民法院所用,这种前瞻考虑应深植人民法院的发展头脑。在实现广泛的财产联网后,应促进自然人破产制度的立法,执行案件中确无履行能力的,应该准许自然人向人民法院申请破产,以解决久执不决问题。
结语
在广泛使用信息技术提升审判效率的过程中,存在使用信息化办案系统的一些局限性和误区,信息技术的应用依然存在人工重复劳动的问题。提升审判系统的智能化是降低重复劳动的重要方向,在诉讼事务全程网上办理的前提下,不能将信息技术的使用演变为所有纸质文档的电子化,要从审判需要出发,设计符合审判流程逻辑的智能化办案系统。从智慧法院建设到杭州互联网法院的成立,我们看到了未来法院的技术革新之路,从起诉到结案全流程在线办理,当事人不跑一趟即可完成诉讼,在线审理模式的成熟让设置在线法院成为了可能。在线法院是互联网法院的进阶版本,不仅能实现全流程网上办理,而且可以依托人工智能的强大的学习能力,实现在线纠纷咨询预处理,让当事人合理评估诉讼成本与结果,抑制一部分诉讼需求。对特定类型的小额民商事案件,使用人工智能在线审理,作出的裁决快速执行,实现在线法院相比较传统法院司法效率与效果的明显提升。未来法院的技术革新将继续存在“道器之辨”,技术手段可以达到的效率的提高,但是阻碍效率的并非技术应用的滞后,而是像电子送达与快速执行这样显而易见的制度问题和理论困境,制度的前瞻性对信息技术在司法领域的应用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