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5G助力智慧法庭
1、远程开庭
截至2018年年底,全国法院已建成2.8万多个科技法庭,实现多媒体证据展示、远程审判、庭审录音录像、庭审语音自动识别等功能(8)。在杭州、广州等发达地区率先建成的互联网法院,在当事人同意的案件中,几乎达到100%的在线开庭率,充分依托智能立案系统、电子签章系统、电子卷宗随案生成系统、智能推送系统等一系列高科技的加持,将审判效率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水平。5G网络的超高速、低延时足以令远程视频的效果犹如身临其境。未来,全国法院更大范围地使用远程开庭或将成为常态,法官与当事人或其他诉讼参与人在各自的终端,随时登录指定的网址即可以实现无障碍的流畅交流,完成庭审的全部流程,极大地便利当事人,减少当事人的诉累。
这样的探索在5G网络覆盖之前,法院已经在尝试,最典型的即是必须到庭的一方当事人在监狱服刑的民事案件、减刑假释案件等,由于安全等客观因素,这类案件通常仍需要法院审判人员前往监狱进行开庭,卷宗和设备都需要肩扛手抬,对于一些地处偏远的监狱,需耗费相当大的司法资源。有的地方法院已经与行政区域内的监狱建立共享网络,实现异地远程开庭。然而,限于目前的技术水平,这只能在有能力的局部地区实现,需要法院与监狱之间点对点建立共享网络和设备,还要配备熟练掌握操作系统的专职人员。目前普通的光纤网络基本是百兆速度,在远程开庭时仍常有卡顿和掉线的情况,且清晰度和延时率均会影响庭审效果。
5G视频技术将彻底改变这一现状,除了使远程开庭成为常态,还将结合人工智能与云端技术,使得法庭录音录像系统同步识别语音、图片、实物等信息,建立案件的立体档案。未来案件档案不再是全纸质化,将结合多维度的信息技术立体呈现,其保存方式也可以在云端完成,大大降低服务器等硬件的成本。同时,5G可以彻底激活区块链技术的全部潜能,使该项技术得以在司法领域广泛使用。例如,远程开庭过程中可直接通过5G网络链接第三方数据平台,对当事人的身份信息和出示的证据进行实时核验,解决目前远程开庭的一大技术障碍。
2、庭审直播
目前,越来越多的法院正在推进庭审直播常态化,这是司法透明的再提升,也是普法宣传的教科书,更倒逼法院自身不断交出高质量的司法作品。将5G技术应用于庭审直播,除了能够极大提升庭审直播的观看体验,还能拓展直播的方式和场域,使直播不再受限于特定的空间和设备。
首先,5G网络能够最大地激发VR和云结合的技术优势,其存储、计算、渲染能力均得到提升,很多业务可以在云端完成处理,以降低终端成本和实现复杂的跨平台协作,并可实现百万级的同步观看。根据无线摄像头的点位和数量,观看者可以从同步视角、全景视角、时间切片等多维视角,使用5G终端设备获得极致视觉效果。
其次,5G网络能够支持两个或多个通信终端之间不借助基站,实现数据交互的通信。因此,5G直播不再需要网络专线,只需在5G无线信号环境中,由1个5G CPE终端、视频解码器、视频主机和若干摄像头即可完成。全部设备可由一名技术人员随身携带,颠覆了传统直播设备的概念。由此,庭审空间将不受网络条件的限制,庭审直播理论上可以扩展到任何场域。2019年7月25日下午,深圳宝安法院在沙井街道用5G便携式庭审系统进行了全国首例5G网络直播的巡回审判活动,此次庭审直播开创了“1个人(技术保障人员)1小时快速部署科技法庭”的先例,实现了5G传输直播、无线示证、无线拾音、无线扩音的全无线巡回审判模式。通过5G网络进行现场直播,庭审视频播放顺畅无卡顿,画面也更加清晰,吸引超过13000个用户点击观看(9)。
(三)5G实现多地协同办案(办公)
5G网络的重要应用场景即多地协同办公,这正好能满足审判实践中各单位、各部门、各审判单元间互联互通的需求。
1、刑事审判联网协同
公安、检察、法院分别运行着各自的工作机制、规范流程,使用不同的办案系统,案件卷宗材料的移送仍然以纸质化为主。下一步,为了确保刑事案件侦办、审理全程可视、全程留痕、全程监督,以减少司法任意性,有效防范冤假错案的产生,公安、检察、法院统一数据接口,联网协同势在必行。公安从搜集证据开始,就适用统一的证据标准和证据规范,建立证据“身份信息”,即以编码记录每一份证据的来源和示证、质证过程。取证手段不再限于传统方式,可更多地采取多媒体手段,使刑事案件档案立体化、多维化,更全面地展现案件事实,并实现侦察、起诉、审判阶段无缝对接,只需利用档案中材料的编码,即可在任意时段回溯到之前阶段的某个环节或某份证据。刑事法官可以在办案系统中直接发起远程视频会议邀请,由前期负责案件侦办的检察官和警官加入会议,并可对任一终端实现远程操控。建立刑事审判智能辅助办案系统也是中央关于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的部署。上海法院已经率先进行探索,开发了刑事审判智能辅助办案系统,创造性地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手段,制定统一适用的证据标准、证据规则并嵌入公安、检察、法院、司法行政各机关的办公系统中(10)。逐步实现从传统法院的“纸流、物流”向智慧法院的“数据流、通讯流”的转型。
2、异地(远程)执行
最高人民法院已经建立“总对总”网络查控系统,查询类型包含不动产、存款、车辆证券、保险、网络资金和工商登记等信息,还在进一步开通人口户籍信息,即时查控被执行人财产。未来5G网络将彻底改变信息传输方式,全国信息联网将不再有技术障碍,在全面解决执行难、深化巩固现有成绩的窗口期,法院需要全面实现与其他行政主管部门信息的互联互通。各部门之间可能更多的网络互通式办公,大大提高法院取证、调查、异地执行的可靠性和高效性,也降低当事人因诉讼产生的成本,使得为查询一份人口信息卡奔波千里的情况成为历史。
3、社会协作
5G网络能够更好地实现多网融合,在案件审理和执行过程中,可能涉及到的社会机构如金融企业、第三方评估鉴定机构、专业服务机构等,都能利用网络协同机制参与案件,从而高效完成相关程序。目前,有的法院已尝试开发了由社会机构参与的协同办案系统,如道路交通事故案件中,在审理事故双方损害赔偿的同时,直接在协同办案平台引入事故涉及的保险公司和鉴定机构,使得车辆定损、伤残鉴定、保险理赔一站式处理,即保证了案件审理效率、减轻了当事人诉累,也为事故处理涉及的其他机构提供便利,提升其参与诉讼、解决纠纷的积极性。
(8) 最高人民法院:《中国法院的司法改革(2013-2018)》.最高人民法院出版社2019年第一版59-61页
(9) 深圳宝安法院在沙井通过5G直播巡回审判.深圳特区报.http://www.sznews.com/news/content/2019-07/27/content_22309836.htm[2019-07-27]
(10) 最高人民法院:《中国法院的司法改革(2013-2018)》.最高人民法院出版社2019年第一版61-62页.